鹽.埕.歷.史

今日的鹽埕區一帶在荷據時期以前,便有船隻至此進行烏魚撈捕作業。明鄭時期此地居民便以曬鹽為生。1701年(清康熙49年),鳳山縣衙認為打狗海濱有漁鹽之利,故招徠20餘人來此開闢鹽田,因鄰近打狗港口,故稱之為「打狗鹽埕」。鹽埕的「埕」與臺語的「庭」同義,皆指「工作場所的廣場」。 之後因鹽場沒落,航運興起,開始出現「拆船」熱潮。最盛時期,在此開業的拆船業者近數十間,甚至出現所謂的「拆船大王」,然而再度沒落,高雄侯家即是以此起家,現東和鋼鐵掌門人侯西泉、侯西峰兄弟的祖父輩和父執輩都做過此行業,替侯家纘了日後創業的大量資源。

明末士大夫沈光文宦遊至臺灣,在〈平台灣序〉中寫道:「鯽魚潭,可饒千金之利,打狗澳能生三倍之財;曝海水以為鹽,爇山材而為炭。」(註)已看出打狗海邊可開發的資源。明鄭時期的參軍陳永華就在此開闢小規模的鹽埕,但並不是有計畫的開墾,所以附近是一片原始的荒涼沼澤,此時只有沙州北端的旗后山下有幾戶人家組成的漁村。

三百多年前的打狗地區,還沒有港口可言,海岸是由沙洲所圍繞形成的潟湖,但是康熙晚期(約 1720 年),清廷轄下的鳳山縣治看中愛河口的濕地適合曬鹽,於是向漳州府南靖縣招募鹽丁趙元、蔡媽為、黃孔等人。繼福建漁民之後,福建的鹽丁也移民來打狗了,雖然只有二十餘人,但足以將愛河口西側的沼澤地開闢為一畝畝鹽田,穩定地產出鹽巴。看似不起眼的鹽巴,竟成為鳳山縣最重要的稅收來源,佔了當時的三到四成。鹽埕埔的鹽,對鳳山縣來說,幾乎就跟黃金沒有兩樣。

1908年高雄港築港完成,以港底泥沙覆蓋在本區,從鹽田澤國搖身成為海埔新生地。來往高雄港的各國貨船、郵輪改停泊至鹽埕埔旁的碼頭,鹽埕埔成為貨物的集散地、人潮的轉運站,因為交通樞紐的地位,很快就發展出商業聚落。這裡可以看到來自世界各地各種新奇古怪的事物,各種異味美食,各色人種。日治時期鹽埕,可是打狗最國際化的地方。當時最著名的商場莫過於 1936 年開始營業的「銀座商場」,空間為長廊式的商店街,販賣百貨及各式衣飾,專門吸引貴婦採購,戰後更名為國際商場。原本鹽埕閃耀的銀色光芒是鹽粒,如今換成一件件珠寶首飾。1928年,高雄市役所遷至本區榮町(即舊高雄市政府,今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),發展迅速。

二戰末期,鹽埕埔遭受美軍嚴重轟炸,史稱高雄大空襲,但這些傷痕沒有留在鹽埕多久。鹽埕因為美軍而毀滅,卻又因美軍而重生,歷史的戲劇性就在於此。戰後美軍因為韓戰、越戰協防臺灣,大批美軍艦隊以高雄港為補給據點,美軍下船時被規定只能在鹽埕區活動,使得鹽埕彷彿不曾經歷過改朝換代,仍舊是一派歌舞昇平的氣息。美軍為鹽埕帶來另一波繁榮,鹽埕也因此誕生很多美式西餐廳、酒吧等娛樂場所。不過隨著美軍撤出臺灣,高雄新市區的擴張,七○年代人潮開始轉往高雄車站前新興區消費,鹽埕埔的商機逐漸沒落,不復它最富麗堂皇的時代。戰後合併堀江町、入船町、鹽埕町、榮町、北野町,設置高雄市鹽埕區至今,在1960年代時是全市人口最多的行政區,但因商業中心的東移而繁華落盡,人口開始大幅滑落,在2004年已成為高雄市鬧區中人口最少的行政區。

取自 | 維基百科、BIOS Monthly戀戀鹽埕

35,783